科技+農業早已成為趨勢。
我國農業正在迎來一場數千年未有的供給側改革。2018年農業農村部編制《鄉村振興科技支撐行動實施方案》(2018-2022年)明確,將要圍繞鄉村振興對科技的迫切需求,聚焦產業技術供給、綠色投入品供給、優質農產品供給等主要目標,強化技術集成創新和成果轉化應用,推動形成鄉村振興科技供給新體系。
在新基建加持下,農業數字化轉型會更加迅速。3月4日,中央在一次會議上強調要加快5G網絡、數據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被稱為“新基建”的新型基礎設施建設承擔著疫后經濟復蘇使命,是我國經濟增長的新引擎。正在蓬勃發展的數字農業,同樣需要一套新基建來支持。具體來說,我認為如下三個要素是數字農業新基建的三駕馬車:
1
即幫助農產品暢銷全國乃至全球的渠道通路,電商平臺至關重要,拼多多、淘寶、京東等電商巨頭均在發力農產品上行電商,讓城市居民可以便捷地購買來自全國任何地方的名優特產、瓜果蔬菜、糧油蛋禽等等,農產品上行是電商巨頭下沉戰事的核心戰場。而直播帶貨則是電商的基礎設施,本質是在解決農產品的銷路與品牌問題。
2
數字農業離不開金融服務,特別是具有普惠價值的金融科技服務。金融科技給農業提供資金流,幫助農業實現數字化轉型,實現產業現代化升級、擴大產能、提高畝產值、增強流動線、增加抗風險能力。金融科技與數字農業結合,也意味著扶貧不再是輸血而是造血,可以避免出現不扶即貧、扶了還貧、不扶返貧等現象發生,對于我國取得扶貧攻堅戰的勝利具有很實際的價值。就像西南財經大學數字經濟研究中心主任陳文所說:“金融科技支持和數字經濟產業支持的組合拳在推動數字農村的建設的同時有望真正做到了精準扶貧,開啟鄉村振興的數字化全新模式。”
3
農產品上行離不開現代物流的支持,特別是新鮮水果蔬菜等農產品,更要高速物流的保駕護航。然而很多農村地區交通不便,特別是貧窮地區,往往在交通上比較閉塞,比如“小滿助力計劃”覆蓋的重慶秀山、巫溪等地,別說高鐵連鐵路都沒有,高速是最近幾年才通的,到重慶主城區往往要五六個小時車程。
可見,農產品上行的物流基礎設施有很大的改進空間,在高速、高鐵、機場等交通基礎設施外,物流骨干網、智能物流系統、預處理中心等等都至關重要,這是順豐們布局的重點,針對農村地區的現代物流體系,不只是可以讓全國成為“包郵區”,同時也能不斷降低物流成本,避免給農產品上行增加物流負擔。
電商渠道、金融科技和智能物流分別從信息流、資金流與商品流三個維度解決農產品上行的問題,三駕馬車構成農業新基建,給我國農業升級、鄉鎮振興和精準扶貧助上一臂之力。